《以斯帖記》導言
《以斯帖記》與《以斯拉記》和《尼希米記》一樣,同屬以色列人被擄後的歷史書。《以斯拉記》和《尼希米記》分別記載敬虔的以色列人(猶太人)回到應許之地,如何面對巨大的困難和反對,試圖重建聖殿和耶路撒冷聖城。《以斯帖記》則是記錄留在波斯沒有回歸的以色列人的遭遇。他們被仇敵陷害,幾乎導致整個民族被消滅之噩運。神藉着波斯王后猶太女子以斯帖和她的養父末底改拯救了他們。所以我們從《以斯拉記》看見神保守聖殿,從《尼希米記》看見神保守聖城,從《以斯帖記》則看見神保守聖民。
一. 歷史背景
以色列人在應許之地生活是根據神的律法,也就是摩西之約(利廿六章;申廿八章)。他們若守約就蒙福,若不守約就受管教。最嚴重的管教,就是被擄到外邦人之地去(申廿八64-68)。然而,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後,從來沒有持續地守約。神多次差遣先知警告他們,結果他們仍然不聽。終於,摩西之約的懲罰就臨到他們。神興起巴比倫(哈一6),藉着巴比倫王的手將他們擄到外邦之地去。以色列因背叛神,沒有遵行律法以致亡國。但是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,「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;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」(詩三十5)。祂藉先知耶利米預言被擄期為七十年(耶廿五11-12) 。神的時候到了,巴比倫被波斯所滅(539BC)。
波斯滅了巴比倫後,神按着祂的應許,激動波斯王古列(Cyrus,或譯居魯士/塞魯士)下詔通國,准許以色列人回歸重建聖殿(代下三十六22-23;拉一1-4)。以色列人先後三次被擄(王下廿四1-2、12-16;廿五1-17),回歸也分了三批。第一批跟隨所羅巴伯(538BC;拉二2),他率領約五萬人回歸(拉二64-65),歷時二十一年,完成聖殿重建(615BC)。第二批回歸是五十八年後(458BC),亞達薛西王在位時,有文士以斯拉起來(拉七1-7),帶領約兩千人回歸(拉八1-14),教導律法,堅固神的百姓。第三批在尼希米帶領下回歸(445BC,尼二1、9),人數不多,為了協助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。
《以斯帖記》中敘述的事情,發生在波斯王亞哈隨魯年間。在世界歷史中,他被稱作薛西斯一世(Xerxes I,BC485-465),他是古列之後的第四位波斯王。根據希臘史家希羅多德(Hirodotus)記載,當時希臘正開始崛起,亞哈隨魯(薛西斯一世)在位第三年曾召集朝臣,密議進攻希臘一事。《以斯帖記》第一章所記亞哈隨魯大宴群臣一百八十日,炫耀他的財富和尊榮,可能與那次御前會議有關。從第三年到第七年,亞哈隨魯率領大軍遠征希臘,戰事連綿有四年之久,終究大敗而歸。他的陸軍敗在溫泉關(Thermopylae),海軍傾覆在撒拉米之役(Salamis)。自此,薛西斯一世雄心掃地,餘年沉迷於宮中瑣事。《以斯帖記》第二章所記,就是他在位第七年發生的事。
按歷史看,回歸是波斯王古列的一道諭旨;按神的應許看,它更是神的心意。所以留在被擄之地的以色列人,沒有回歸故土,集體來說,是處在悖逆神的狀態中。 在那被擄的七十年中,猶大人建立了自己的事業,建造了自己的房屋(耶廿九5),過着富裕的生活,也有在異鄉成為政要人物。所羅巴伯帶領第一批以色列人回歸時,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,不能或不願按神的旨意回歸。如今又過了五十年,大多數的以色列人仍散居在波斯各省,共有好幾百萬。 他們活在神的旨意以外,雖然表面看來,他們生活得很平安,其實正好相反。《以斯帖記》的故事,正說明他們沒有平安。
本書的主角以斯帖和末底改,都是出生在波斯的第四代猶大人(根據NIV的翻譯),他們也是屬於沒有回歸的以色列人。若他們都回歸了,《以斯帖記》的故事就不會發生了。生活在雙重文化的壓力下,他們一方面企圖保持信仰,一方面又要面臨與波斯文化認同的壓力,難免會有信心軟弱的時候。有人將末底改和以斯帖解讀為完全虔誠的猶大人,其實沒有必要。除了主耶穌,聖經人物都不是完全的。重要的是,他們雖然軟弱,神卻按祂的主權揀選了他們。以斯帖原是一個弱質女子,而末底改不過是一位宮中小吏。但在那樣複雜的強權突起的歷史背景中,神卻藉著他們,拯救猶大人脫離滅族之災,保守了祂的選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