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: 傳二4-26
引言:懂得享受生活的才是懂得生活的人。單擁有大房子、成功、金錢的人不一定是懂得享受生活。單把錢用在自己身上,或把勞碌得來的全數留給孩子,也不算是懂得生活的人。慷慨的把錢分給窮人,或分享資源以幫助他人成功,那是懂得享受生活。
二章1-3節:傳道者嘗試享樂(pleasure),包括喝酒來尋求人生的美好享受,他的結論是:享樂「都是虛空」,是沒有意義的。他沒有加上解釋, 他只是以王的身份要求我們接受。傳道者接著在二4~11提出另一種的追尋:享受人生的成就、美好的生活。4-8節。用今天的語言就是:住大房子、擁有地產、如果你賺取全世界最貴的房子、住在裡面,都會覺得快樂。不是嗎?
不過,傳道者在沒有提出任何理由之下,突然發出一個不能使人滿意的結論:「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,和我勞碌所成的功。誰知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,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。」(二11) 他沒有加上解釋,只以王的身份期待我們同意。你同意成就是虛空的嗎?今天,世界上無數的人口都不會同意傳道者的結論—享受自己勞碌的成果是虛空捕風的。他們根本連為自己勞碌的權利和機會都沒有,更枉論享受自己勞碌的成果。
二12-17節,傳道者想到另一件事,就是有一天他要死亡。12節:在王以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?他覺得以後的人的成就不會超越他的。他們的智慧也不會超越他的。和那些比不上他的愚昧人原來都有同一個命運—死亡,他心中很憂鬱,覺得他應該有與衆人不同、起碼與不夠他聰明的人有不同的待遇。聰明人真的應該享有不同的命運嗎?如果神給他們不同的待遇,豈不是神偏心嗎?
二18-23節,傳道者進一步往前想到他死後的情況。他要把現在他勞碌的成果、他擁有的一切留給以後的人,包括他的兒女。19節。如果後人是智慧人,當然沒有問題。但如果是愚昧人,那時他不能在墳墓中發出任何抗議
說到這時,傳道者滿了憂鬱:20節。在這種失望的情緒中,他覺得這把勞碌的成果遺留後人的事情,對他來説是一個患難、是不公平的。所以,他覺得現在他一切的工作都是捕風(11、17),是虛空的(21、23),是無意義的。
總結一下:傳道者經驗到享受、成就是荒膠的(二1-11),死亡令他與沒有成就的人同有一個命運,只是虛空(12-17)。死亡後,現在他擁有的一切都要留給後人,他們沒有勞碌過、就享有他的一切,這是虛空(18-23)。這就是傳道者以王的身份所追尋的總結。
思考:一,接受虛空的現實。在耶穌再來之前,所有人包括信徒都是在太陽底下勞碌、我們或許會在虛空之中有成就。但有一天、我們都要死亡,不能逃避,也不能改變這個命運。死亡也催逼我們要接受人生是有虛空的現實。換言之,我們接受有些時候我們是會厭倦生活。我們不用高言闊論有了耶穌基督後,人生便不會再有虛空。若有人如此說,這人很可能是過份屬靈,唱高調,把現實的人生過度簡單化。我們要做的是:依靠基督繼續的正常生活。
二,要享受生活,享受生活是太陽底下面對虛空的方法。神知道我們是活在太陽底下,勞碌是我們人生的現實。神也知道祂的兒女雖然有了基督和聖經,但在基督回來之前,仍會感到虛空,因為我們生活在日光之下。故此神願意我們享受生活。讓我們依靠基督,抓緊機會在日光下勞碌,也享受勞碌的成果,不用吝嗇。做一個享受生活的人。
三,要懂得享受生活。神願意我們享受生活,但如何享受生活?享受生活不等於擁有許多東西,可以安心地多年享用,這是那無知財主的想法(路十二19);
今天的世界,人的成就差不多以擁有多少財富來衡量。但人都懂得享受財富嗎?不一定。是否住大房子、每天吃牛排、出入有傭人照顧,就是享受財富?不一定。這些類型的享受財富和生活的舒服都是短暫、有副作用的,會令我們身體越來越衰弱、心裡不喜樂。
懂得享受財富、應該是把錢用得使自己身體越來越健康,心裡滿有喜樂和享受的感覺。對信徒而言,有一樣是不可缺少的:做慷慨的人。當我們的財富能夠幫助他人得到快樂,我們看見了,會感到快樂。真正的快樂是看到他人因我們的幫助而得到快樂。那快樂比把錢單用在自己身上更深入、感覺更好。
|